新一輪醫保制度改革大幕開啟
2020-03-102018年末,全國醫保參保人數為13.45億,參保覆蓋面穩定在95%以上,其中全國城鎮職工醫保參保人數達到3.17億人,退休人員占比36%。醫保制度是民生保障制度的重要組成部分,關乎全體國人重大利益?!爸袊健贬t保怎么建?改革改在何處?
3月5日,中共中央、國務院發布《關于深化醫療保障制度改革的意見》,這是第一次以“中共中央”名義下發的指導意見。作為醫療保障領域首個中央層級的整體改革文件,意見為全面建立中國特色醫療保障制度描繪了“路線圖”。
充分發揮集中帶量采購的引領作用
《意見》強調:要充分發揮藥品、醫用耗材集中帶量采購在深化醫藥服務供給側改革中的引領作用,堅持招采合一、量價掛鉤,全面實行藥品、醫用耗材集中帶量采購。《意見》指出,要推進構建區域性、全國性聯盟采購機制,形成競爭充分、價格合理、規范有序的供應保障體系。
支持優質仿制藥研發和使用,促進仿制藥替代
《意見》提出,做好仿制藥質量和療效一致性評價受理與審評,通過完善醫保支付標準和藥品招標采購機制,支持優質仿制藥研發和使用,促進仿制藥替代。健全短缺藥品監測預警和分級應對體系。
健全醫保支付監管制度,打通數據孤島
過去,因為醫保制度碎片化,地方政策口子松緊不一,制度疊床架屋,形成數據孤島。未來,要優化醫療保障公共管理服務,須高起點推進標準化和信息化建設,實現全國醫療保障信息互聯互通,加強數據有序共享。未來,醫療控費、互聯網+醫療、大數據等行業將更多參與進來,改善醫保對醫藥服務的約束作用。
“互聯網+”醫療迎來重大發展機遇
面對新冠肺炎疫情,“互聯網+”醫療在解決老百姓的就醫需求,尤其是解決慢性病患者的用藥需求扮演了重要角色?!兑庖姟分忻鞔_提出“支持‘互聯網+醫療’等新服務模式發展”。
早在3月2日,國家醫保局、衛健委聯合發布《關于推進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間開展“互聯網+”醫保服務的指導意見》,將符合條件的“互聯網+”醫療服務費用納入醫保支付范圍,推進定點零售藥店配藥直接結算,減少院內感染和人群聚集的風險。醫藥機構“不見面”的就醫購藥服務,將更及時廣泛滿足人民群眾的就醫用藥需求。
國家層面肯定互聯網醫療的地位和作用,鼓勵推進憑處方藥房拿藥和醫療電子化,同時隨著5G建設的推進,互聯網醫療行業有望迎來新發展。“互聯網+醫療”將常見病和慢性病分流出去,實現醫療資源的合理調配。在此推動下,分級診療的進展將進一步加速。同時,“互聯網+醫療”模式將加快處方外流,全面推進醫療、醫保、醫藥“三醫聯動”,“互聯網+藥品流通”和零售藥店將迎來重大利好。
大力推動醫保支付方式改革
《意見》再次強調推進醫保支付方式的改革,“持續推進醫保支付方式改革,推行以按病種付費為主的多元復合式醫保支付方式,探索醫療服務與藥品分開支付?!?/span>
進入醫保的藥品范圍有望擴大,支付方式更加靈活方便,政策將進一步保障參保人的權益,深化三醫聯動改革。整體來看,醫保支付機制有望動態發展并得到完善,中央與地方的醫保目錄職責和權限將合理劃分,全國醫保用藥范圍逐步實現統一。
《意見》一大新意在于“高起點推進標準化和信息化建設”和“建立管用高效的醫保支付機制”。依托先進信息技術和大數據的支撐,醫保將建立全國統一的醫療保障信息系統,建設公共衛生服務網絡化,建立管用高效的醫保支付機制,將全面大力地推動醫保支付方式改革。
近兩年,醫療信息化領域政策不斷出臺,無論對于傳統醫療信息化業務,還是互聯網+醫療創新業務,政策都鼓勵發展,相關行業將迎來政策紅利推動的增長期。